凡可用于海洋及陆地水域的科技创新作品均可参赛,包括总体装备、配套设备、试验测试等技术分类。
根据竞赛安排,分为新概念创意设计(A类)、设计与制作(水面组B1类和水下组B2类)、技术难题求解(Q类)、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挑战(T类),作品名称应按照业内命名规则或惯例明确表达出可实现的主要功能或用途。
A 新概念创意设计
1 比赛形式
新概念船舶与海洋装备创意设计介绍和演示。
2 比赛地点
初赛和决赛在网上进行。
3 比赛说明
3.1 参赛作品要求
各参赛单位报名数量不限,每个作品参赛学生不多于5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设计方案应有功能原理创新或总体布局创新。通过设计说明书介绍主要创新点、计算过程、设计图纸、实施途径、应用分析等,设计说明书不得超过30页(此外,说明书的技术介绍部分,不得含有参赛单位名称及标识,便于后期组织网上盲评)。
参赛作品还需准备功能演示视频,包含实物或三维模型信息。视频制作应准备两个版本,演示版时长不得超过2分钟,文件大小不得超过200M,完整版时长不得超过5分钟,文件大小不得超过1G。
作品不得包含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由参赛单位负责审核。
3.2 比赛流程
如作品报名数未超过决赛阶段预设数量,全部作品直接参加决赛,否则,将增加初赛来确定参加决赛的作品,并通过网络直播方式抽签决定入围作品参加决赛的答辩顺序。
初赛、决赛均由组委会组织专家通过网评进行,初赛阶段,由专家根据作品说明书及提交的相关资料进行评分。决赛阶段,专家根据答辩情况打分决定比赛成绩,答辩总时不超过10分钟,其中,作品阐述时间不超过5分钟。答辩者须是报名的同组人员,不得由组外他人替代。
4 比赛规则
比赛采用专家评分方法进行,得分高者优胜,评分由创新性和可行性两部分构成。
4.1 创新性评分满分为80分,评分要素包括:
原理独特性(包含但不限于航行、推进、控制等原理);
布局创新性(包含但不限于流体、结构、功能等布局);
方式新颖性(包含但不限于航行、下水、应用等方式);
要素集成性(包含但不限于文化、环保、成本等要素)。
4.2 可行性评分满分为20分
根据参赛作品可能形成的任务能力与特点、应用前景、工程可行性等进行综合评分。
4.3 最终得分
作品最终得分为每个评委给出的评分之和,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剩余得分的平均值作为该作品的最终得分。如出现两组及以上平均分相同的情况,采取计算总分再排名的方法决定获奖名单。
5 获奖情况
依据得分排名,按照组委会规定的各奖项获奖比例,决定最终获奖情况。
B 设计与制作
1 比赛形式
该赛项分水面组(B1)与水下组(B2)两个类别分别进行比赛,参赛者须自主设计并制作作品参赛,通过网络评审及答辩,按规则对作品完成各项功能的情况进行评定,决定名次。
2 比赛地点
初赛和决赛在网上进行。
3 比赛说明
3.1 参赛作品要求
各参赛单位报名数量不限,每个作品参赛学生不多于5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
作品以答辩及视频演示的方式展示,演示视频应明显标注得分动作。
水面组功能演示不提倡只表现航行性能,应侧重展示各项作业功能,且不得目视直接操作,可采用自主控制、背对模型或异地等方式操作;水下组功能演示须首先具备可以入水下潜的基本能力,允许目视直接操作;制作方式不做限制,鼓励参赛学生自主手工制作;系统遥控使用的无线电频率应符合作品所在地区管理规定。
参赛作品提供作品说明书和演示视频供评委参考,于组委会指定时间前上传报名系统。设计制作说明书不得超过30页,演示视频时长不得超过5分钟,大小不得超过1G。
参赛作品还需提交作品制作成本明细表,作为附录放在作品说明书中,随作品说明书提交给组委会。作品的制作成本需控制在5万人民币以内。
3.2 比赛流程
如两类作品报名总数未达到预设决赛阶段数量,全部作品将直接参加决赛,否则,将增加初赛来确定参加决赛的作品。
初赛由组委会组织专家通过网评进行,网评结束后,通过网上直播方式抽签确定各作品参加决赛时的顺序。
决赛阶段以网络答辩形式进行,每项作品的总时长不超过15分钟,演示及汇报阐述时间不超过10分钟。
比赛采用评委评分方法进行,得分高者优胜。
4.1 水面组(B1)评分规则
水面组分为功能评分和制作评分两部分。
4.1.1 功能评分
满分80分,具体评分项见表1所示:
表1 水面组功能评分项
序号 | 考核项目 | 分值 |
1 | 作品的创新性 | 0-15 |
2 | 申报功能完成情况 | 0-30 |
3 | 同类作品相似功能比较 | 0-25 |
4 | 可实现的空中、水下等功能 | 0-10 |
4.1.2 制作评分
满分20分,具体评分项如表2所示:
表2 水面组制作评分项
序号 | 考核项目 | 分值 |
1 | 作品自主设计程度 | 0-5 |
2 | 设计布局及比例合理性 | 0-5 |
3 | 作品自制比例 | 0-5 |
4 | 材料环保、工艺合理、外型及涂装美观性等 | 0-5 |
4.2 水下组(B2)评分规则
分为指定功能和自选功能两种类型,指定功能类得分由基础得分、功能得分和制作得分3部分构成,自选功能为不需要完成指定功能类的其他作品,得分由功能得分和制作得分两部分构成。
4.2.1 指定功能基础评分
满分40分,评分项如表3所示:
表3 水下组指定功能基础评分项
序号 | 考核项目 | 分值 |
1 | 航行器放航到位 | 0-5 |
2 | 下潜及悬停 | 0-5 |
3 | 水下返航 | 0-10 |
4 | 航行器上浮 | 0-5 |
5 | 航行器水面航行靠港回收 | 0-5 |
6 | 完成潜航过门路径航行 | 0-10 |
其中1-5项为基础分,满分30,航行器能够完成水面航行、下潜、悬停、潜航及上浮基本动作,能正常返航到回收区。
4.2.2 指定功能评分
满分40分,具体评分项如表4所示:
表4 水下组指定功能评分项
序号 | 考核项目 | 分值 |
1 | 采用自制的新推进设备 | 0-15 |
2 | 成功利用先进的导航控制方式 | 0-5 |
3 | 加载功能,如摄像装置、水下定位装置、机械手等 | 0-15 |
4 | 完成申报的其他其他非穿门航行动作,诸如绕桩、翻滚等 | 0-5 |
4.2.3 自选功能评分
满分80分,如表5所示:
表5 水下组自选功能评分项
序号 | 考核项目 | 分值 |
1 | 下水布放及回收 | 0-20 |
2 | 自选申报功能完成情况 | 0-40 |
3 | 类似功能的横向比较 | 0-20 |
4.2.4 制作评分
满分20分,如表6所示:
表6 制作评分项
序号 | 考核项目 | 分值 |
1 | 作品自主设计程度 | 0-5 |
2 | 设计布局及比例合理性 | 0-5 |
3 | 作品自制比例 | 0-5 |
4 | 材料环保、工艺合理、外型及涂装美观性等 | 0-5 |
4.3 最终得分
作品的最终得分为评委评分之和,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其余的平均值作为该作品的最终得分。如出现两组及以上平均分相同的情况,采取计算总分再排名的方法决定获奖名单。
5 获奖情况
依据得分排名,按照组委会规定的各奖项获奖比例,决定最终获奖情况。
Q 技术难题求解
1 比赛形式
海洋装备创新项目申报与研究。
2 比赛地点
初赛和决赛在网络上进行。
3 比赛说明
3.1 比赛内容
针对中船集团下属单位提出的技术需求,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效果好、成本低者优胜。相关方案经需求提出单位筛选后,开展交流,评审出最佳方案,开展技术合作。
3.2 参赛作品要求
各参赛单位报名数量不限,作品参与人员身份(技术人员、在校师生等)和数量不限。
依照技术难题描述,各参赛单位自主或联合提交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应针对具体的技术难题提出解决方案,要求思路清晰,能解决实际问题。由大赛组委会组织评审,优胜团队与中船集团下属成员单位签署合同,项目团队按照合同开展工作,获得相应的经费。
参赛团队提交的解决方案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并将保密审批表或提供保密承诺书(承诺提交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按照网站要求一并提交。
3.3 比赛流程
参赛选手根据组委会发布的需求描述,撰写解决方案。在大赛报名网站进行报名参赛。
项目设定报名截止日期,截止日期到后,由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每一个项目的所有解决方案进行函审或答辩评审,最多选择1个最能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案签署合同,如果所有方案均不能解决难题,则通过其他渠道征集解决方案。
初赛阶段由组委会组织专家通过网评进行,根据解决方案与需求的匹配性、解决问题的预期效果、经济性等对参赛解决方案进行筛选。
通过网络直播抽签决定入围作品决赛的答辩顺序。
决赛阶段为网络答辩,由组委会组织专家根据介绍及答辩情况决定决赛项目是否能够满足需求。答辩者须是报名的同组人员,不得由组外他人替代。
4 比赛规则
项目评审时,聚焦是否能解决技术难题,成本是否较低。
作品最终得分为每个评委给出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剩余得分的平均值作为该作品的最终得分。如出现两组及以上平均分相同的情况,采取计算总分再排名的方法决定获奖名单。
5 获奖情况
依据得分排名,按照组委会规定的各奖项获奖比例,决定最终获奖情况。
T 前沿科技与产业发展挑战
1 比赛形式
前沿科技研究与演示
2 比赛地点
初赛和决赛在网上进行。
3 比赛说明
3.1 参赛作品要求
各参赛单位报名数量不限,作品参与人员身份(技术人员、在校师生等)和数量不限。
特别声明:申报书不得涉及国家秘密,提交申报书的同时,须同时提交保密承诺书扫描版,团队所有人员签字。
3.2 比赛流程
如作品报名数未超过预设决赛阶段数量,全部作品直接参加决赛,否则,将根据初赛报名数量来重新确定参加决赛的作品数量。
初赛和决赛由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专家根据申报书打分决定成绩,初赛评比结束后,入围决赛者有一次机会对申报书进行修改完善。
4 比赛规则
组建团队,瞄准海洋防务、船海产业发展需要,以创新性思维提出科研项目设想或产品、产业构想,设计方案,能够实现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1)防务装备技术,尤其关注前沿性、颠覆性、创新性强的项目,关注无人平台、智能传感、大数据、云计算的创新和应用;
(2)船海产业装备技术,关注技术经济、安全智能、绿色环保优化升级,关注深远海、极地等方向;
(3)应用产业装备技术,关注能源装备、应急装备、电子信息装备、新型材料、环保装备、基础设施建设与工程装备相关的产品和技术。
已在政府和军队渠道得到过支持的项目不得参赛。
优胜者将获得证书,有机会与中船集团相关成员单位开展科研或产业合作,高校学生纳入中船集团人才储备计划中。
参加作品须将电子版申报书,在截止期内提交。
作品主要完成人分两类,一类是在校本科生,第二类是其他人员;两类申报书分别评审和排序。
比赛采用专家评分方法进行,得分高者优胜。
科研类项目评分标准由创新性、引领性和示范性、可行性和应用前景三部分构成:
Ø原创性,满分为50分,考察在新概念、新装备、新技术方面是否有新突破;
Ø引领性和示范性,满分30分,考察对未来的装备、技术和作战概念发展等的牵引作用;
Ø可行性和应用前景,满分为20分,考察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角度看,对未来军事能力提升贡献是否明显。
产品、产业类项目评分标准由可行性、发展前景、经济效益三部分组成:
Ø可行性,满分30分,考察项目涉及产品、产业发展是否能够实现;
Ø发展前景,满分30分,考察项目的发展前途是否足够明朗、是否能够达到一定规模;
Ø经济效益,满分40分,考察项目能否盈利,是否具备持续发展的潜力。
作品最终得分为每个评委给出得分之和,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剩余得分的平均值作为该作品的最终得分。如出现两组及以上平均分相同的情况,采取计算总分再排名的方法决定获奖名单。
5 获奖情况
依据得分排名,按照组委会规定的各奖项获奖比例,决定最终获奖情况。